| 
		
		  ◆ 
		
		1938年1月,湖南红军游击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大队,改编后的湘赣边区红军游击队整装待发。 
		
		◆ 
		
		湖南红军游击武装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路线图。 
		
		◆ 
		
		“文夕大火”前繁华的长沙城一角。 
		
		◆ 
		
		1938年11月12日,长沙发生了震惊中外的“文夕大火”。图为大火后全城一片废墟。 
		
		◆ 
		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(1939年2月-1943年8月任省政府主席)
		。
		
		 
		◆ 
		1939年9月,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,中国军队在新墙河一带冲出阵地与敌格斗。
		
		 
		
		◆ 
		
		1939年10月底,中国军队在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后返回长沙。 
		
		◆ 
		
		1941年10月,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,中国军队渡过汨罗江追击北撤日军。 
		
		◆ 
		
		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,中国军队从长沙天心阁向敌冲击。 
		
		◆ 
		
		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,人民群众用茶水慰问前线军队。 
		
		◆ 
		第三次长沙会战中,长沙天心阁下的城防部队向窜入城内的日军发起冲击。
		
		 
		◆ 
		第三次长沙会,中国军队戴着防毒面具抗击日军。
		
		 
		
		◆ 
		
		第三次长沙会战俘获的日军战俘。 
		◆ 
		
		第三次长沙会战后,长沙军民召开祝捷大会的盛况。 
		
		◆ 
		
		在常德会战中,中国军队在常德魁星楼附近的机枪阵地抗击日军。 
		
		◆
		守卫常德的第57师师长余程万。
		
		 
		 | 
		
		 | 
		
		 | 
		
		 
		  
		◆ 
		
		中国军队在常德会战中反攻日军。 
		◆ 
		在常德德山附近的阵地前沿,日军遗尸遍野。
		
		 
		◆ 
		
		中外记者参观常德会战中的战利品。 
		◆ 
		
		指挥衡阳保卫战的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。 
		◆ 
		
		长衡会战中,中国增援部队在雨母山攻击敌人。 
		◆ 
		第十军士兵在衡阳保卫战中阻击日军。
		
		 
		◆ 
		
		侵入衡阳市区的日军。 
		◆ 
		
		衡阳保卫战中我阵亡军民忠骨。 
		◆
		 
		湘西会战中,中国军队开赴芷江作战。
		
		 
		◆ 
		
		湘西会战反攻中的中国士兵。 
		◆ 
		
		湘西会战中,中美士兵共同卸载弹药。 
		◆ 
		
		1944年12月,司令员王震、政委王首道、副政委王恩茂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入湘前的合影。 
		◆ 
		1945年4月,八路军南下支队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
		,该部司令部发布的布告。
		
		 
		◆ 
		
		1945年8月21日至23日,中日两国在湖南芷江洽降会场情形。 
		◆ 
		
		洽降席上日军的代表: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、参谋桥岛芳雄中佐、参谋前川冈雄少佐
		。 
		◆ 
		
		1945年11月《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长衡岳地区受降报告书》。 
		◆ 
		
		南岳忠烈祠,享堂供奉“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”。
		
		    | 
		 |